以目前工程量預測已控制銅金屬量32萬噸、鋅金屬量22萬噸,分別達到中型礦床規模,同時伴生硒、銀資源量分別達到150余噸;已發現的7條礦帶無論是在深部還是傾向上,均未控制住礦體邊界。由新疆有色地勘局701隊實施的《新疆烏魯木齊市黑溝一帶銅礦普查》項目的這一最新成果表明,達坂城銅成礦亞帶銅勘查獲得實質性突破,有望成為新疆新的銅資源基地。
據項目負責人艾爾肯·吐爾遜介紹,這一礦區位于我國重點成礦區帶天山成礦帶中的達坂城銅成礦亞帶,東西長約70公里、南北寬10~15公里、面積約980平方公里。上世紀60~70年代,區域地質調查發現多處銅、鋅、鎳、鈷綜合異常及多個銅礦點,普遍認為具有較好的找礦前景,因而將其作為博格達成礦帶的亞帶單列出來,并在此組織了銅礦找礦大會戰。在找出一系列小而富的“雞窩礦”后,全帶銅礦勘查再無大的進展,大會戰也無果而終。
2011年,這個礦的勘查單位變更為新疆有色地質勘查局701隊。701隊開展了一系列大比例尺地物化工作,在綜合分析、研究所獲資料的基礎上,設計了6個鉆孔,均見到了銅礦體或礦化體。在部署鉆探工程后,701隊在286~293米處見到品位達 2.57%、鋅品位8.46%的原生銅礦體;2015年施工的ZK2405孔在520米處見真厚度達44米、銅品位1%的厚大礦體。這一突破,改寫了前人關于達坂城銅成礦亞帶只有“雞窩礦”的認識。
艾爾肯·吐爾遜說,目前,這個礦區各礦帶均有較大的找礦空間。項目組預測,礦區范圍的資源儲量最終有望達到銅金屬量80萬噸、鋅金屬量80萬噸、銀金屬量400噸,硒金屬量400噸的規模,具備形成新的銅資源基地的良好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