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8月29日,常印佛、翟裕生等多位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和20多位國內知名地質專家應邀來到吉林省,就該省重點成礦區帶找礦突破進行考察研討。院士、專家一致認為,近年來吉林省的地質找礦工作取得了重要進展,科研工作取得了新認識,為進一步找礦突破提供了依據和理論基礎。他們同時表示,吉林省成礦地質條件優越,具備實現找礦突破的自然稟賦,繼續加大地質找礦勘查資金和人力投入、加快勘查步伐,必將取得重要成礦區帶找礦的重大突破。
近年來,吉林省大力推進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在全國地質勘查投入減少的情況下努力加大財政投資力度,地質勘查基金投入實現了穩步增長,從前年不到1億元增加至今年的2億多元。5年來,全省累計投入地質勘查資金已經達到23億元,其中財政投資4億多元,拉動社會資金投入18億多元,地質找礦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據吉林省國土資源廳統計,5年來吉林省共提交大中型礦產地52處,其中重要礦種大中型礦產地34處。整裝勘查實現了較大突破,白山市板石溝鐵金整裝勘查區被優選為國家級整裝勘查區,并取得重要成果,提交鐵資源儲量2億多噸。但是,吉林省許多重點成礦區帶還沒有達到預期找礦效果,已查明的資源儲量遠低于預測的資源量。特別是長白山玄武巖覆蓋區等重點成礦區成礦條件雖好,但有大面積玄武巖覆蓋,找礦難度非常大,需要找礦新理論、新方法和新技術的指導和支持。為此,吉林省國土資源廳、吉林省地礦局、吉林大學共同舉辦了吉林省重點成礦區帶找礦突破暨長白山玄武巖覆蓋區找礦方向研討會,邀請國內著名院士及地質專家,共同分析吉林省找礦突破存在的主要問題,研究如何在主要成礦區帶和重點勘查區實現找礦突破,探討長白山玄武巖覆蓋區找礦方向及技術。
研討會期間,院士專家和相關領導分別到吉林省地礦局老嶺整合勘查項目以及松江河、吉中-延邊地區進行了實地考察和現場研討。此外,他們還在長春聽取了老嶺成礦帶、延邊中生代構造巖漿巖帶、松江河-長仁地區成礦地質條件及找礦工作部署專題報告,并在實地考察、聽取報告、閱讀會議材料的基礎上就吉林省重點成礦區帶找礦突破問題進行了廣泛研討,對實現吉林省重點成礦區帶找礦突破工作部署提出了建議。一是加強基礎性地質調查工作,盡快實施重點成礦區帶的1∶5萬區域地質和礦產地質調查,為礦產資源勘查評價工作部署提供基礎支撐;二是加快老嶺成礦帶、延邊中生代構造巖漿巖帶、松江河-長仁地區等重要成礦區帶的勘查步伐,對本次研討會上提出的地質調查與勘查項目優先部署,盡快實現找礦突破;三是深化開展吉林省成礦規律研究,使其貫穿于地質找礦的始終,為礦產勘查總體工作部署和進一步優化選區提供依據,建議由吉林省地礦局牽頭,聯合在吉林省有一定工作基礎和研究實力的大學、科研院所共同攻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