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方面得益于煤礦智能化建設對于生產過程少人化、無人化的推動。在 2016 年至 2020 年間,我國原煤產量持續提升,于 2020 年達到 39.0 億噸,但與此同時的死亡率卻在逐年下降, 我國煤礦死亡人數從2016年的538人下降到2020年的225人,百萬噸死亡率也相應地從0.156 下降到 0.058。
5G、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解決系統架構和互通、數據處 理決策及高級計算問題,其通過科技賦能的形式推動智能礦山建設。其中,華為發布的智能礦山 聯合解決方案綜合了業界在智能礦山建設上的實踐經驗,結合 ICT 技術,形成了“3 個 1+N+5” 的智能礦山整體架構,從而提升礦企本質安全生產水平。而華為推出的鴻蒙礦山操作系統——礦 鴻,也將從四個方面助力煤礦產業的智能化轉型:一是共同打造煤礦工業互聯網、建設未來煤礦, 有效解決“產業安全”問題;二是通過制定煤礦行業接口、協議標準,有效推進行業適配;三是 打磨煤礦工業物聯網操作系統,實現工業控制體系的安全可信;四是構建煤礦工業互聯網生態體 系,推進數字經濟和能源經濟的融合,實現煤炭行業高質量發展。
從成本角度,煤炭企業井下作業環境惡劣,招工越來越困難,人力成本呈現上升趨勢。我國 煤炭開采余選洗業人數從 2010 年的 527.19 萬人下降到 2019 年的 284.68 萬人,下降了 46%。 煤炭企業面臨從業人員老齡化嚴重情況,部分企業的井下作業人員平均年齡超過 45 歲,企業難 以吸引新一代年輕人。煤炭企業轉型智能化可以實現掘進工作面減人提效、綜采工作面內少人或 無人操作、井下和露天煤礦固定崗位的無人值守與遠程監控,有效減少煤炭企業人員需求,降低 人力成本。
從收入角度,國家維穩煤炭價格,煤炭智能化提高開采產量。2021 年煤炭出現空前的行情, 煤價現貨最高出現了 2500 元/噸以上的報價,盤面個別合約更是突破 2000 元/噸的高位。2021 年 10 月底,隨著保供穩價力度的持續加大,供應增幅明顯,煤價在發改委依照《價格法》打擊 囤積居奇、開展成本利潤調研等行動后回歸理性區間。2022 年煤價暴漲暴跌的大勢將不復存在, 國家在煤炭價格大幅波動時將及時對價格實行政策干預,保證煤炭價格在合理價格區間內波動。 煤礦智能化改造可有效提高煤礦開采效率,在煤炭價格穩定的基礎上,增加企業收入。根據麥肯 錫調研,煤炭企業全面釋放智能化潛力能夠將利潤提升 7%-12%,投資回報率提升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