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有6桌客人,生意越來越好了!”近日,河北省遷安市蔡園鎮劉莊子村青年農民張立娜樂呵呵地對記者說,“萬畝礦山變成‘金嶺景區’,游客越來越多,俺家搞起了這個‘原香民舍’,收入還不錯哩!”
“金嶺景區”是遷安市礦山修復工作的一個縮影。劉莊子村退伍軍人李民是該景區的建設者,他說:“我土生土長在這里,對家鄉山水有著濃厚情懷!2017年,李民響應政府部門修復礦山的號召,組建了田源礦山綜合治理有限公司,計劃投資8.5億元修復礦山1萬余畝,發展起了現代農業、生態旅游業等,努力打造“世界級礦山生態公園”。
“對遷安來說,礦山生態修復工作意義重大!边w安市委書記、市長韓國強說,遷安因礦而起、因鋼而興。近年來,為深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全市大力推進礦山生態修復和綜合整治,對礦山進行綠化、復耕復墾、修復治理等,預計年內將治理6800畝,2035年增加耕地達5萬畝。
吹響生態修復“集結號”
遷安境內已探明鐵礦石儲量27億噸,是北方最大的硅鋼生產基地、亞洲最大單體線材生產基地,是名副其實的“鋼城”。2019年,全市精品鋼材產量1220萬噸,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57.8億元,位居全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第17位。
“這里有許多露天鐵礦,開采成本低,但生態破壞嚴重。從空中俯瞰,一個個采區就像山體的‘瘡疤’,光禿禿的!睋榻B,礦業資源開發在促進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破壞了生態。大量采礦產生的廢料、尾礦砂堆放,不僅壓占大量土地,而且導致土壤沙化、荒漠化,還形成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隱患。
蔡園是礦山重鎮,首鋼鐵礦的采區也在這里。李民從軍5年后退伍回鄉,也走上了礦山開采這條道路。他說,小時候這里山清水秀、草豐林密,后來礦山企業多了,對當地的生態環境損壞日益加重,“心里那種沉甸甸的責任感越來越重”。
“其實,伴隨著礦山開采,生態修復工作也逐步開展起來!崩蠲窠忉屨f,“但那時礦山修復工作,遠沒有現在的重視程度”。黨的十八大以來,遷安市把礦山生態治理作為轉型發展的突破口,吹響了礦山生態修復治理“集結號”。韓國強曾囑咐李民:“要打造可復制的‘金嶺標桿’,為全市礦山生態修復探路!崩蠲褚补淖愀蓜,走上了專心從事礦山生態修復工作之路。
隨著近年來首鋼裴莊礦山、靈山礦區、棒磨山鐵礦等生態修復工程的推進,目前遷安市已累計投入3.5億元,全力按下礦山生態修復的“快進鍵”。
“生態瘡疤”變“綠色名片”
立冬時節,記者在劉莊子村北二馬山東坡看到,新修建的道路貫穿礦山修復區域,水系和平整后耕地、花田相間,新栽植的松樹成行連片。李民說,該項目區面積有1.014萬畝,計劃投資8.5億元。
堅持“宜林則林、宜景則景、宜耕則耕”,金嶺礦山綜合修復項目爭取利用5年至10年時間,分3期建設農旅休閑產業區、農業灌溉區、水上娛樂區、礦山運動區等,培育休閑體驗、現代農業、工業旅游、濱水娛樂、戶外運動和親子研學六大產品,打造礦山特色景觀,讓游人享受自然山林之趣。
李民介紹,目前項目已經投入3.8億元,基本完成一期3300畝工程,修復了4座山體,新增景觀河道1500米,種植白皮松、油松10萬余株,打造花海1100畝。通過廢料再利用和礦坑回填,造地復墾復耕,已經實現新增耕地506.96畝。
據了解,礦山修復工程的實施,改善了生態環境,增添了旖旎美景,也成了振興鄉村的“綠色引擎”。日前,河北省農業特色產業暨鄉村振興工作推進會議參會人員,重點觀摩了該市村莊振興和特色農業發展情況。
生態修復與鄉村振興同頻共振
“金嶺礦山生態治理實現了‘三連’創新,綠水青山成為群眾致富的金山銀山!眲⑶f子村黨支部書記李學介紹,一是“景村連體”,美麗鄉村與景區業態相融,實行利益共享和一體發展。二是“園民連利”,劉莊子、孟官營、小石嶺3個村成立了合作社,以集體土地、農戶土地入股景區,發展起農家餐飲、鄉間民宿等服務業。三是“綠富連興”,礦山修復后發展現代農業和旅游產業,實現了生態修復與鄉村振興同頻共振。
“我們正全力做好‘礦山生態修復+’這篇大文章!边w安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地質公園服務中心副主任姚來說,按照“宜耕則耕、宜林則林、宜游則游”的原則,圍繞“礦山生態修復+休閑旅游”,實施了計劃投資2.6億元的靈山礦區文旅綜合體項目,圍繞“礦山生態修復+現代農業”,棒磨山鐵礦治理將著重打造生態農業休閑區,圍繞“礦山生態修復+綠色建材”,組織首鋼礦業公司實施首鋼礦業公司裴莊區域礦山環境綜合治理。
據統計,2005年啟動礦山修復工作以來,遷安市通過工程修復、地貌修復、復墾修復等形式,已累計修復近4萬畝。按照該市出臺的《礦山生態修復及綜合整治規劃(2020-2035年)》,到2021年底,全市計劃完成責任主體滅失礦山跡地綜合治理108處1.03萬畝,2035年將完成礦山跡地治理625處,預計可新增耕地5萬畝。
“要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發展現代農業、休閑旅游產業、綠色建材產業等工作緊密結合起來,發揮出綜合效益!表n國強多次檢查、研究部署礦山修復工作,并指出“要把礦山管理與治理修復統籌起來,成立礦山管理‘專班’組織,加強礦山修復工作的規劃設計,努力打造礦山修復治理的新模式,為實現‘北方水城、美麗遷安’作出新貢獻”。
本文內容轉自 ,如有侵權請于我司聯系刪除!感謝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