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對礦山廢棄地生態修復的研究起步較晚,研究領域主要集中在煤礦廢棄地和有色金屬尾礦庫植被覆蓋等。根據實際情況將廢棄礦山開發改造成工業用地、耕地、旅游用地、倉儲用地、養殖用地、軍事用地及綠地。
1、上海天馬山世茂深坑酒店
修復前:原先是一個深達80米的廢棄大坑,該深坑原系采石場,經過幾十年的采石,形成一個周長千米、深百米的深坑。
修復后:世茂集團利用深坑的自然環境,極富想象力地建造了一座五星級酒店,整個酒店與深坑融為一體,相得益彰!吧羁泳频辍钡厣先龑、地下17層、水下一層,并設有蹦極等娛樂項目,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酒店。
2、上海辰山植物園礦坑花園
修復前:曾作為開采建筑石材的場地,山體受到了挖掘的嚴重破壞。采石挖掘在辰山的西南和東南兩部分山體上進行,形成東西兩個采石坑遺跡區。其中采石坑西區總體面積46200平米左右,坑底東側底部由采石形成一深潭,面積10700平米。
修復后:根據礦坑圍護避險、生態修復要求,結合中國古代“桃花源”隱逸思想,利用現有的山水條件,設計瀑布、天塹、棧道、水簾洞等與自然地形密切結合的內容,深化人對自然的體悟。礦坑花園突出修復式花園主題,是國內首屈一指的園藝花園。
3、湖北黃石國家礦山地質公園
修復前:該礦山開采歷史悠久,從公元226年,孫權在鐵山大興爐冶鍛造刀具,便拉開了該鐵礦的開采史。經過多年開采,東露天采場形成落差444米的世界第一高陡邊坡。
修復后:形成一個集旅游、科學活動考察和研究于一體的場所,實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共同發展的主題!暗V冶大峽谷”為黃石國家礦山公園核心景觀,形如一只碩大的倒葫蘆,被譽為“亞洲第一天坑”。黃石國家礦山公園擁有亞洲最大的硬巖復墾基地,是中國首座國家礦山公園,入選《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4、廣州南沙采石場
修復前:南沙擁有優越的地理條件及豐富的巖石資源,成為主要的取石之地。幾十年來,南沙的山頭已被開采得斑斑禿禿,留下大片的裸露山崖,遠遠望去“滿目瘡痍”,被稱為“城市的傷疤”,因過度開采而破壞了周邊的水土環境,使生態環境惡化,地質災害隱患嚴重。
修復后:采用多種復綠方法,使采石場耳目一新?梢栽谙聢D看到向下深入坑中的卷揚機坡道,可看到后來添加的人工湖,以及潭水上的棧道。
在礦山開采完,對廢棄礦山采取復綠措施,破解人們心中對礦山的不良印象,是日升礦山人共同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