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山生態修復工程不穩定斜坡
治 理 工 程 設 計
治理區不穩定斜坡位于XXX鎮,旬河東側坡體上,坐標N 32°53' 47.10",E 109°16'45.44"。坡面受采礦棄渣堆積影響,地形起伏較大,目前經過削坡處理,坡體由下到上呈緩—陡—緩,高程位于210-610m之間。該斜坡寬約253m,高約430m,坡向284°,坡度整體約33°(圖1-1)。斜坡坡腳處為旬河一級階地,一旦失穩,容易形成堰塞湖,威脅上游水電站以及對岸居民的安全。
(1)勘查區地貌類型為中低山,溝谷內側。
(2)區內無褶皺、斷層等構造,未見有環境巖土工程問題。
(3)勘查區出露地層為第四系全新統殘坡積物、第四系全新統沖洪積物、泥盆系大楓溝組灰巖以及泥盆系大楓溝組板巖。
(4)通過室內試驗值,結合經驗值和反分析值,最終確定了坡體土體的物理力學參數,天然狀態下土體γ=19.6kN/m3,c=10.1kPa,φ=29.0°;在暴雨飽和狀態下γ=19.9kN/m3,c=8.2kPa,φ=17.6°。
(5)結合定性與定量分析結果,在天然狀態下,邊坡整體處于穩定狀態;在暴雨飽和條件下,處于前穩定狀態,局部易產生失穩滑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