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地煤價飛漲的消息鋪天蓋地而來:神華調高煤價、大秦鐵路上調運費、陜西煤價一夜漲100元/噸……
各種“煤荒”的報道也蜂擁而至:包頭煤礦全部停產、陜西神府70%煤礦將停產、貴州限制煤炭出省……
煤炭價格究竟還能“飛多久”?
一、3月煤價分析
2017年3月29日,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報收于605元/噸,同比上漲56%,環比下行1元/噸,跌幅0.17%,結束了連續四期的上漲局面。而相較于年初,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2016年12月28日-2017年1月3日,指數報收593元/噸)上漲2.02%。
分析陜晉蒙主產區,截止3月27 日的一周內,陜西榆林相對較穩,局部煤價大漲,山西晉北煤價漲約15元,內蒙鄂爾多斯漲5-10元。

(來源:秦皇島煤炭網)
分析市場煤交易價格,一季度的呈現“V字形”走勢,由于一月份企業爭相搶拉價格低廉的長協礦,市場礦則無人問津,價格從年初的615元/噸下跌到2月15日的590元/噸。
隨后,市場煤價格開始上漲,出現小幅度回調,一路漲到三月中旬的700元/噸,但伴隨著資源供應的恢復以及秦皇島港口存煤數量的增加,價格回跌,3月底發熱量5500大卡的市場動力煤價格降至685元/噸。
對比不同煤種的價格走勢,還可以發現2017年第一季度,國內動力煤、煉焦煤、無煙塊煤等不同煤種價格走勢差異較大。
主產地和中轉港口動力煤價格先抑后揚,且3月價格均已接近年初水平。主產地煉焦煤價格走弱后趨穩,中轉港口煉焦煤價格則在連續走弱后出現小幅回升。主產地和中轉港口無煙塊煤價格均穩中走強。
二、煤炭供應端
春節放假部分煤礦的節后復產開工不足,地方強化煤礦生產安全檢查,一大批的煤礦停產停工,產量略有下降。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7年1-2月全國原煤產量為50678.2萬噸,同比下降1.7%,降幅比上年同期收窄。日均產量859.0萬噸,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至3月,煤炭產量有所增長,全國部分地區國有重點煤炭企業產量2563萬噸,比2月下旬增加127萬噸,其中山西1017萬噸,環比增加108萬噸;陜西369萬噸,環比增加44萬噸;河北216萬噸,環比增加17萬噸。
但煤炭各大主產地,仍存在部分地區煤炭供應不及預期的現象。
3月16日晚12點后,貴州省正式封關,禁止煤炭出省。作為西南地區唯一的供煤大戶,封關以后很多云南、重慶等地的煤炭中間商“轉戰陜西”,一時間陜西煤炭供應情況偏緊。

接下來的4月份,全國范圍內將會掀起一股“環保、安檢風”,且各地的檢查力度較大,不達標煤礦被要求整改,企業產能難以全部釋放。還有部分企業近年來安全保障措施投入不足,欠賬較多,這類企業難以在短期內轉化為實際的產量。另外,今年“煤炭十三五”規劃要求去產能3億噸,較去年增多,會對煤炭產量帶來一定影響。
所以,預計4月份各地煤礦復產情況會轉好,復產企業數增多,煤炭供應吃緊情況有所緩解,但部分地區的“煤荒現象”還將持續,這將支撐煤價上漲。
三、需求端:煤電博弈升溫
春節期間,受工業用電量減少、電廠日耗低位等因素影響,全國重點電廠存煤可用天數一度達到17天,部分沿海電廠存煤可用天數甚至達到40-50天。
正月十五過后,隨著工業企業復工、復產增多,電廠日耗煤數量逐漸恢復,電廠存煤減少,采購欲望有所提高。
而受制于煤價高企,煤電博弈升溫,3月份“煤電大戰”進一步升級:寧夏七大火電企業聯名上書自治區經信委,試圖讓政府出面協調降低煤價,以緩解企業虧損的情況。但這一請求遭到拒絕,同時神華更是強硬回復,“不降價,月底不簽約就斷供”。

目前,下游電廠采購節奏仍緩慢,即使六大電廠庫存很低也不愿多加采購。至3月31日,六大電廠的庫存只有981.95萬噸,不足1000萬噸,沿海六大電廠的日耗存煤量在65.63萬噸,庫存為15天,位于去年8月以來的低位。
但工業用電繼續呈恢復性增長勢頭,工業耗電持續走強,實體企業的生產積極性也在提高,在水力發電尚未完全恢復的情況下,火力發電仍然有較強需求,其中部分內陸電廠采購積極性更高。這也將支持4月份的煤價走高。
總體來說,預計4月動力煤等價格將保持緩慢升高的趨勢。而后期,預計到5、6月左右,先進煤炭產能逐步釋放,在冬去春來煤炭業進入淡季后產能會出現一些富余,屆時煤炭價格大概率會小幅回落。
(來源:礦業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