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與礦業共舞的140年
力拓1873年成立,從西班牙到全世界,與礦業共舞了140多年,從默默無聞到全球巨頭。其成長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1、發跡(1873—1923)
1872年,西班牙政府遭遇財政危機,1873年,英國財團向西班牙政府購買了位于西班牙南部力拓河價值3.7百萬英鎊的銅礦,成立了最初的力拓公司。
通過不斷地引進新的勘探技術,持續擴大運營,19世紀80年代,力拓成為了世界最大的銅礦生產商,產量占到全球銅礦總產量的8%。

2、擴張(1924-2007)
1924年,力拓啟動了海外多元化發展戰略,海外擴張不但為日后力拓成功脫身西班牙泥潭創造了有利條件,而且幫助力拓成為國際化的礦業巨頭。
1990年后,力拓加快全球布局,煤、鐵、銅、鋁、金礦等礦產資源的全球擴張不斷加速,進入2000年,力拓穩穩坐上全球礦業巨頭寶座,全球總資產超百億美元。
力拓全球業務分布圖

3、控制(2007至今)
導火索:
2007年,力拓38億美元收購加拿大鋁業公司,為此力拓付出了慘痛代價。2007,鋁價處于近20年高峰,加鋁資產價值也處于最高,而為與其他巨頭競購,溢價相當嚴重,同時力拓采用舉債的方式來籌集收購資金,使公司債務由240億美元增長到463億美元。
雪上加霜,2008年金融危機來襲,鋁價大跌,公司陷入財務危機。
全面瘦身:
2008年,為緩解危機,力拓加大力度剝離非核心業務與資產,減少運營和支持成本,控制資本支出。

2013年,威爾士(SamWalsh)接掌力拓集團,開啟全面“瘦身”計劃。隨后三年,力拓剝離了位于澳大利亞、美國、歐洲、南非等地區銅金礦、銅鎳礦、煤礦及鋁冶煉加工等13余項資產。
經過幾年的優化調整之后,目前力拓所擁有的,無論Pilbara鐵礦、Queensland鋁土礦及煤礦、Argyle鉆石礦,還是智利Escondida銅礦等,都堪稱是全球最為優質、最具競爭力的礦山資產。
2016上半年,力拓雖然剔除一次性項目后基本盈利同比下降47%至15.6億美元,創2004年以來最低,但力拓的凈利潤同比增長兩倍多,達到17.1億美元。

(來源:力拓集團公司報告)
二、Pilbara鐵礦--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2016年7月,威爾士(SamWalsh)宣布退休,44歲的夏杰思接掌力拓并進行了大規模改組,但力拓戰略沒有變,即降成本,以保證無論價格如何波動,力拓在整個價格周期中都能保持相對成本優勢。
以上述提到的皮爾巴拉(Pilbara)鐵礦為例,咱看一下巨頭如何控制成本及決勝千里之外。
1、成本控制
俯瞰皮爾巴拉,這是一個被鐵銹覆蓋的棕紅色地帶,也是全世界最為有名的鐵礦產區,力拓引以為豪的15座礦山,就在這里。
2014年力拓的產能規模達到2.9億噸,2016年達到了3.2億噸,按照計劃未來這一數字會達到3.6億噸。而為完成3.6億噸的目標,力拓曾計劃新開兩座礦山,但新建礦山需要投入大約30億美元,如果改進10個礦山的效率,只需幾億美元,且產品質量始終如一。因此力拓改變計劃,變為只新建一座礦山,另對現有15個礦山中的10個實施效率提高計劃。
事實證明,力拓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行動效果顯著,2015年,力拓鐵礦部門的整體生產效率提高了20%,從2012年到現在,力拓累計壓減了60億美元的成本,2017年,力拓計劃再減10億美元的成本,從生產成本角度看,力拓保持了同業最低。
2 、未來礦山計劃
從2008年開始,力拓啟動了基于技術提升效率的“未來礦山”計劃。旨在探索更加先進的開采手段,全面整合運營。八年時間,力拓通過一步步實施更加先進的生產技術,向這一未來計劃不斷地靠近。

遠程控制中心
力拓佩斯市的遠程控制中心內,頂端巨大而長的屏幕顯示著15座礦山、4個港口和24條鐵路之間鐵礦石運輸流程的各種進度——哪一列火車在裝(卸)礦石,還有多長時間裝(卸)完;哪一列火車正在行駛中,還有多長時間到達港口;哪個港口正在裝船,已裝了多少噸等等,都有實時的展現。而事實上,真正的皮爾巴拉礦區尚遠在佩斯市區1500公里之外。

礦山現場的控制室
在廣袤的礦山開采現場,你可以聽到工程機械轟隆的運轉聲,但是卻只看到寥寥可數的工作人員,即便是車輛在工作過程中,遇有什么功能障礙,珀斯的遠程控制中心也能很好地進行監測,與現場的工作人員進行及時的溝通,共同解決這些障礙。

無人自動運輸卡車
力拓的鐵礦部門一直運營著世界最大的無人駕駛卡車系統。由73輛卡車組成的自動運輸車隊正在皮爾巴拉的三處礦區應用,自動駕駛卡車系統讓力拓的裝載、運輸成本下降了15%。

力拓在西澳擁有自己的鐵路和智能火車,全長1700多公里,這些火車在遠程控制中心遙控下,要一天24小時不停運轉。每列火車擁有自己的ID,在駛過檢查點時,儀器會對火車安全狀況進行自動檢查,然后將數據傳回控制中心。
目前,力拓的自動火車系統正在調試當中,一旦自動火車系統全面投入運營,將成為世界首個全面自動化、長距離載重火車運輸系統。


眾多礦山的鐵礦石都要進行三級選礦的程序,即破碎、篩選和混礦。礦石在裝船前的港口上還要進行一次破碎混礦。

這些世界上最好的鐵礦石將被裝上力拓自營港口輪船,經過11-15天的時間,到達全球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中國的湛江、上海等港口。隨后,可能再轉運至青島、唐山、大連等港口,或是從上海港沿長江而上,縱貫中國腹地。
力拓不斷進化的生產方式讓力拓的每個工作人員身為驕傲。力拓遠程運營中心的工作人員稱,“怎樣將這樣的優質資產以最好的方式來生產和運輸,這是力拓始終在探索的事情!
力拓的成本控制和未來礦山計劃值得每個中國礦企借鑒和學習,也希望中國礦山能早日擺脫困境。
(來源:部分內容來源于撲克投資家、財經及網絡,礦業匯整理、編輯、補充、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