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出席APEC第二十四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后,對秘魯共和國進行了國事訪問。
這次訪問不僅加深了中秘之間的友誼,意義深遠,對于礦業行業的來說,更是成果豐碩!
據了解,中秘雙方共簽下三份礦業方面的協議,涉及投資金額共計53億美元!

一、訪問秘魯簽大單
據報道,秘魯與中國11月20日簽署了涉及礦業和能源領域的合作協議和諒解備忘錄,其中共有三份協議涉及礦業領域方面的合作。
第一份協議是,在秘魯—中國經濟合作戰略對話機制的相關會議中,秘魯能源和礦業部部長塔馬約與中國企業簽署的,有關秘魯白河銅礦的合作協議。該項目投資金額不少于25億美元,預計將在20年內保持20萬噸精銅的年產量。
雙方簽署的另一份文件,是關于秘魯阿雷基帕一座鐵礦的合作協議。根據協議,中方將為該項目投資15億美元,合作雙方合作建設一座地下鐵礦,預計年產量將達到1000萬噸。
兩國簽署的第三項協議,與托羅莫喬銅礦擴大生產規模有關。根據該協議,中國企業將投資13億美元,用于提升托羅莫喬銅礦的開采和加工能力。
二、秘魯礦產資源
秘魯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特別是金屬礦產資源,是拉丁美洲最大的鋅、錫、鉛、鉍資源國。
1、金礦
秘魯的黃金儲量約為1400噸,占世界儲量的3%(不含砂金),儲量居于南非、澳大利亞、俄羅斯等國之后,居世界第11位。其巖金礦床主要分布在卡哈馬卡省、阿雷基帕省和基諾省等地;砂金礦床主要分布在印加和馬里亞特吉區域,以及整個叢林區域的河流和溪澗。
此外,還有在安第斯山脈東南部的伊納姆巴里河及其支流的著名金砂礦。
2、銅礦
秘魯的銅礦儲量約為6000萬噸,占世界儲量的10.9%,位于智利之后,是世界第二大銅礦大國。其礦產主要分布在安卡什、阿雷基帕、庫斯科、胡寧、莫克瓜、塔克納等省,同時97%的銅儲量均是以斑巖型銅礦狀態賦存。

3、鐵礦
鐵礦石儲量8.82億噸,平均品位均在50%以上,主要分布在伊卡省馬爾科納、阿雷基帕省得阿卡里及安第斯山脈(大部分礦藏均位于此處,開采成本極大)。
秘魯中部的阿普里馬克鐵礦是已探明儲量中最大的鐵礦,含鐵量高達64%。
4、鉛、鋅、銀多金屬伴生礦
鉛儲量為350萬噸,占世界儲量的4.4%,位列世界第五位;鋅儲量1800萬噸,占世界儲量的10%,位列世界第三位。
鉛鋅礦床主要分布在秘魯中北部胡寧、帕斯科、安卡什、利馬、瓦努科等省內的東、西安第斯山脈間。
銀儲量為3.6萬噸,占世界白銀儲量的13.3%,位列世界第三,主要分布在比例中中部、南部的安第斯山脈。
三、秘魯的礦業生產
秘魯的礦業生產集中度較高,金屬資源主要由少數大公司掌控。其中,秘魯最大的也是唯一的鐵礦石生產商是1992年首鋼在秘魯收購的位于伊卡省納斯卡市的馬爾科納鐵礦,原是秘魯國有礦業公司所有。

2008年,秘魯鋅產量最多的五大企業,共產鋅117萬噸,占全國的73%;鉛產量排在前五位的企業,合計產鉛21,4萬噸,占全國的62.1%;銀產量最多的五大企業,共產銀2166,3萬噸,占全國的58.8%。

四、中秘合作,源遠流長
秘魯的礦產資源豐富,儲量巨大,且投資環境良好,吸引了投資目光,使其成為世界礦業投資的主要目標國之一。
秘魯是中國企業走出去最早的拉美國家之一,如今,中國更是秘魯的主要投資國家。秘魯能源和礦業部的數據顯示,中國投資占秘魯全國礦業投資的23.12 %。中國企業投資開發的主要項目,有托羅莫喬、潘帕德龐戈、蓋倫、里奧布蘭科和馬克納等礦山。

中國在秘魯的重大礦業投資最早可以追溯到1992年。
早在1992年,首鋼斥資1. 2億美元收購了秘魯國有礦業公司位于伊卡省納斯卡市的馬爾科納鐵礦98. 2%的股份,包括該公司所有的固定資產和680平方千米礦業權區范圍內,全部礦產資源的永久性勘探、開采及經營權,成為中國礦業走出去的先行者。
馬爾科納鐵礦礦石的平均品位為50%-65%,資源量大于15億t。同時,該礦區除了含有豐富的鐵礦資源外,經過首鋼地質勘查院多年的普查和力拓秘魯資源公司的勘探,還在礦權區內發現了銅資源量為259. 9萬t的胡斯塔銅礦。
首鋼集團的這次收購案,可以說是中國公司收購海外礦業史上最成功的案例之一!首鋼應該是最有戰略眼光的礦業企業,也是中國礦業走出去的先行者。
此后,中秘在礦業領域的合作不斷加深,涉及的礦種也在不斷增多,尤其是秘魯的優勢礦種資源——銅礦。據不完全統計,2007-2014年間,中國企業共在秘魯投資4個銅礦項目,涉及的銅礦資源預計20.79億噸!

這些礦業投資給秘魯當地的經濟發展帶去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例如,中國五礦集團公司的拉斯邦巴斯項目,該項目總投資100多億美元,是迄今為止中國在秘魯最大的投資項目。拉斯邦巴斯項目運營期內可實現50億美元的稅收貢獻,對秘魯經濟增長的貢獻率20%以上。
同時,中國五礦拉斯邦巴斯項目所在的科塔班巴斯省,是秘魯最貧困的地區之一,10年前當地人還過著以物易物的生活。離礦區最近的查爾瓦瓦丘鎮,是典型的“四不通”:不通電、不通水、不通車、不通電話。
隨著項目開展,當地極度貧困人群減少了61%,村民們喝上了自來水,騎上了摩托車,用上了手機。據統計,已有1700名當地居民接受了電腦、電工、鉗工、管道工等技術培訓。
據了解,習大大簽下的白河銅礦,是世界級超大型銅鉬礦床,為世界十大未開發的銅礦之一。
早在2007年,該礦就被紫金礦業(投資占比45%)及其他兩家企業聯合收購,但因所購資產此前與當地在社區關系、環境等問題上的沖突,礦區開發目前進展緩慢。
預計領導的此次訪問,將在實質上推動該項目的進行。
該項目僅僅在工程建設階段,就能創造5000個直接就業崗位;而在生產運營階段,將創造1200個直接就業崗位和7000個間接就業崗位。
這樣看來,習大大一去訪問秘魯就能為國家簽下三大礦業大單,也就不稀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