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鋼鐵行業去產能的元年,鋼鐵企業被“整理”和“收拾”一番之后,2016年壓減粗鋼產能4500萬噸的任務,提前兩個月,于10月底基本完成。
但,這個“提前完成的任務”究竟是怎么達到的?
小編全網大搜羅,整理了2016年全國部分省市鋼鐵行業退出落后產能實際完成情況后發現,“這個提前完成的去產能,不咋地!”
為什么這么說呢?
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鋼鐵行業“去產能”擁有兩大特點、兩大難題!
第一個特點是“大鋼企吐血減產,小鋼企‘躲貓貓’搶生產”。
今年前7月大中型鋼鐵企業粗鋼減產760萬噸,同時其他落后小企業和“地條鋼”增產535萬噸。這一增一減,使得前7月全國粗鋼減產225萬噸,減幅為-0.48%。
還曾有記者采訪后發現,在河北、山東等地的一些鋼廠抵擋不住鋼價上漲引發的增產、復產誘惑,當環保督查小組、去產能小組多次走訪時,小鋼企多是來檢查的時候停止生產,等風聲一過再繼續恢復生產。
這大大出乎了之前許多人心中“去產能大刀闊斧向民企”的猜想。
第二個特點是“去產效果還不夠,無效產能往上湊”。
無效產能指的是停產時間超過一年的產能。
根據各省市公布的去產能目標以及實施情況分析,14個省市壓縮的煉鋼產能均為無效產能,無效產能占比低于50%的省份,僅河北、江蘇、山東和河南4省。
尤其是,江西省壓減鋼鐵產能所涉7家鋼鐵企業中,僅萍鄉萍鋼鋼鐵有限公司1家企業為在產產能,其余6家鋼廠在2年前已停產,還有1家企業(江西萍特鋼鐵有限公司)早在3年前就已倒閉。

而去產能的兩大難題則分別是職工安置問題和銀行資產抵押的問題。
由于部分中央或地方配套獎補資金不到位,或者實際安置資金仍有較大缺口,職工安置問題成為許多企業去產能的大難題,有許多的企業甚至打算將該問題延續至明年處理。
同時,目前很多劃入去產能范圍的生產設備都是通過銀行貸款購買的,很多企業的貸款并未還清,而政策方面也未對這種情況給予明確的指導。作為銀行貸款的抵押物,這些設備如果徹底拆除,將意味著銀行貸款變為壞賬;而如果不拆除,則無法完成去產能任務。
但去產能也帶來了很明顯的效果,鋼鐵行業大面積虧損的情況得到改善,鋼企經營壓力進一步的釋放。
數據顯示,截至10月31日,35家鋼鐵上市公司三季報全部出齊,其中29家企業(超八成)實現盈利,6家企業出現虧損(虧損面不足兩成);而在去年同期,35家鋼鐵上市公司中虧損企業超過六成。除此之外,今年前9個月,中鋼協會員鋼鐵企業虧損面僅為27%,同比下降21個百分點。
附表:2016年各省市鋼鐵行業去除落后產能情況介紹
寶武鋼鐵集團為跨省集團,單獨介紹。
寶鋼集團將2016年至2018年3年內壓減鋼鐵過剩產能目標任務920萬噸調整為2016年至2017年2年內壓減鋼鐵過剩產能1100萬噸。而武鋼早在去年年中就已啟動淘汰落后產能計劃,今年任務已經完成,主動退出煉鋼產能442萬噸、煉鐵產能319萬噸。

接下來,按省份匯報去產能實際情況(以秦嶺—淮河為界)。
北方鋼鐵聯盟
1、全國第一大鋼鐵生產大省——河北
唐山市目前累計拆除(封存)高爐15座,化解煉鐵產能780萬噸;拆除(封存)轉爐12座,化解煉鋼產能829萬噸。邯鄲市提前兩個月,超額53.5萬噸完成今年化解鋼鐵行業過剩產能的任務,共壓減鐵鋼產能812.5萬噸;
張家口市將在今年壓縮唯一的地方鋼企坤源礦業(煉鐵產能61萬噸),實現地方鋼鐵產能清零;河北津西鋼鐵集團2016年還將關停一座50噸轉爐,化解煉鋼產能70萬噸;子公司正達鋼鐵需關停一座500立方米高爐,關停一座60噸轉爐。

2、黑龍江

黑龍江省共有鋼鐵企業6戶,煉鋼轉爐、電爐19座,中頻感應爐7套(帶LF爐精煉設施的工藝和裝備),煉鋼總產能1722.2萬噸。今年去產能涉及3家企業。
3、甘肅
甘肅全省共有鋼鐵企業9戶,生鐵產能1220萬噸,粗鋼產能1475萬噸,鋼材產能1560萬噸。截止8月31日,甘肅省今年已壓減生鐵產能160萬噸、粗鋼產能144萬噸,比國家計劃要求提前了3個月。

4、河南
截至10月中旬,河南省南方鋼鐵和鼎鑫鋼鐵兩家企業的生產標準均已達到產能永久退出不可逆的要求,同時也完成了河南省“兩年任務一年完成”的目標(2017年前壓減煉鋼產能240萬噸、煉鐵產能100萬噸)。

5、山東
2016年山東省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生鐵270萬噸、粗鋼270萬噸,全省鋼鐵行業去產能任務已經完成。

6、遼寧
遼寧省18家鋼鐵企業完成壓減產能共602萬噸。18家鋼鐵企業中,鞍山、朝陽各有一家鋼鐵企業,其余16家均為遼陽鋼企。

7、吉林

南方鋼鐵聯盟
1、四川
四川省2016年化解鋼鐵行業過剩產能涉及4家企業,共有煉鋼設備主體6臺(產能420萬噸),煉鐵主體設備4臺(產能217萬噸)。

2、江蘇
江蘇省10月底前將提前完成全年390萬噸的鋼鐵去產能工作,任務涉及到4家企業及相關產能。據統計,江蘇省規模以上鋼鐵企業有49家,煉鐵能力1.04億噸,煉鋼能力1.32億噸,基本為民營企業,是鋼鐵產能居全國第二位的去產能重點省份。

3、湖北
2016年9月份,湖北省已壓減338萬噸鋼鐵過剩產能,8家企業全部關閉。

4、云南
云南雖然不是煤炭或鋼鐵產業大省,但在全國全行業產能過剩的背景下,自然也面臨著化解過剩產能的問題。

5、浙江
浙江具有煉鋼產能的鋼鐵企業34家(至2015年12月),其中國有企業2家,民營企業32家;煉鋼產能2315萬噸,粗鋼產量1859萬噸,煉鋼產能利用率為80.3 %。

6、湖南
湖南省除了在全省范圍內壓減煉鋼產能外,還計劃按照屬地負責原則,由當地政府組織實施省外產能壓縮,包括江蘇省100萬噸煉鋼產能,廣東省220萬噸煉鐵、240萬噸煉鋼產能股權。

7、江西、貴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