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關總署11月8日的數據顯示,10月份中國出口鋼材770萬噸,較上月減少110萬噸,同比下降14.6%。自今年6月份以來,中國鋼材出口逐月遞減,目前已連續四月下滑,10月份下滑到770萬噸,主要是由于國內鋼材價格上漲過快,國內外價格出現倒掛,企業出口積極性減弱,導致鋼材出口下滑過快。不過,除去短期因素外,國際貿易摩擦是更大背景。
2015年,全球范圍發起的233起反傾銷案件中,針對金屬行業的案件占比達創紀錄的46%,幾乎全部是針對鋼鐵行業的案件。
今年1-8月,共有來自20個國家(地區)對中國出口產品發起了85起貿易救濟調查案件,涉案金額103.21億美元;案件數量同比上升了49%,涉案金額同比上升了94%。其中又是以鋼鐵產品居首,共計35起案件,涉案金額58.86億美元,占今年同期全部貿易救濟案件數量和金額的約一半,案件數量和金額分別上升了40%和63%。
我國近三年來鋼鐵行業遭遇的貿易爭端

中國鋼鐵出口是貿易重災區!
貿易摩擦有哪些
其他國家針對我國的鋼鐵出口,采取的貿易調查類型涉及反傾銷、反補貼,現在頻繁保障措施、反規避,甚至美國對我國發起了337調查。
反傾銷指對外國商品在本國市場上的傾銷所采取的抵制措施。反傾銷是一種價格比較,若產品的出口價格低于正常價格,就會被認為存在傾銷。正常價格通常是指在一般貿易條件下出口國國內同類產品的可比銷售價格。
反補貼指一國反補貼調查機關實施與執行反補貼法規的行為與過程。其中的補貼是指一國政府或者任何公共機構向本國的生產者或者出口經營者提供的資金或財政上優惠措施,包括現金補貼或者其他政策優惠待遇,使其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比未享受補貼的同類產品處于有利的競爭地位。
反規避所謂規避,是指一種出口產品在被另一國實施反傾銷措施的情況下,出口商通過各種形式減少或避免出口產品被征收反傾銷稅或被適用其它形式的反傾銷措施的行為;例如,出口商通過改變商品的生產地、組裝地或產品形態,將產品轉移到第三國或進口國國內進行裝配,從而改變其產品的原產地,以規避反傾銷稅。
337調查是指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根據美國《1930年關稅法》第337節(簡稱“337條款”)及相關修正案進行的調查,禁止的是一切不公平競爭行為或向美國出口產品中的任何不公平貿易行為。
這種不公平行為具體是指:產品以不正當競爭的方式或不公平的行為進入美國,或產品的所有權人、進口商、代理人以不公平的方式在美國市場上銷售該產品,并對美國相關產業造成實質損害或損害威脅,或阻礙美國相關產業的建立,或壓制、操縱美國的商業和貿易,或侵犯合法有效的美國商標和專利權。
貿易調查

目前世界上有150多個國家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代表國家:東盟國家、韓國、南非、巴基斯塔、加拿大、澳大利亞等。
不承認我國市場經濟地位的代表國家:美國、歐盟、印度、土耳其、拉美國家,這也是我國遭遇出口貿易摩擦的重災區!
1>申請和立案
即由申請人向主管機關(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提出書面反傾銷申請。這里的申請人是指進口產品的相同或者類似產品的國內生產者或者有關組織。申請人產量不低于全國總產量的25%。
申請人經過收集資料,能基本得出國外產品在中國境內可能以低于其在出口國本國正常價值時,就可委托律師做出反傾銷的書面申請書,提交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請求立案。
分3步驟
1、確定相似產品,
2、定傾銷和計算傾銷幅度;
3、證明損害。
發起反傾銷調查方會想法設法把出口國出口某商品的最低價格劃在調查期間,比如針對中國鋼鐵的反侵銷調查,其他國家會想盡一切辦法把2015年下半年劃在調查范圍內,因為2015年中國鋼材市場異常低迷,價格異常低!
2>調查
一經立案,反傾銷調查程序就開始啟動。外經貿部會同海關總署對傾銷及傾銷幅度進行調查;經貿委會同國務院的有關部門對損害及損害程度做調查。
自立案調查決定公告之日起至最終裁定公告之日止為12個月,特殊情況下可以延長至18個月。如果在此期間,申請人撤回申請;初裁不存在傾銷、損害;終裁不存在傾銷、損害;以及傾銷幅度或者傾銷產品的進口量可以忽略不計的,可終止反傾銷調查,由外經貿部予以公布。
如何應對
密切關注反傾銷申訴和立案動態,及時咨詢專業人士;必要時,尋求商務主管部門和相關商會及行業協會的指導;如涉案,應在專業律師的指導下積極準備相關材料和證據; 配合律師填寫問卷,以便在經過充分分析和論證后,按時遞交至調查當局。
此外,順利通過實地核查也是非常重要的環節。除此之外,在有些國家(如美國),法律抗辯和司法審查也是十分重要和有效的手段。
企業在應對反傾銷時存在的誤區
反傾銷應訴是企業的戰略抉擇,企業會考慮應訴反傾銷調查的物力和人力,會考慮該國是否是未來商品的主要出口國等等。企業要想開拓國際市場,必會遭遇反傾銷,我們要積極應對!
企業在應對反傾銷時會存在誤區尤其是財務方面,企業不愿意公布自己的財務數據,在應對反傾銷時難上加難,還有公司人力不給力等。
企業試圖規避反傾銷,將商品貼上第三方國標簽出口到目標國,會引起前面所說反規避調查。
中國目前為了鋼材出口,尤其是小公司,為了滿足國外某進口公司逃掉高額的進口稅,為了雙方個人利益,達成低價出口鋼材,然后再以其他渠道付剩余貨款。
這樣當地該商品生產商就會聯合發起反傾銷調查,這也是目前中國應對反傾銷調查的頭疼案例之一,如果是承認我們市場地位的國家,或者說友好型國家,會讓我們提供資料辯解,如果是不承認我們市場地位的國家,就會以海關數據為主,到時候我們勝訴概率極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