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鋼鐵產量超過世界總產量的一半。由于內需放緩,中國鋼鐵出口量開始劇增,2015年首次突破1億噸,達1.124億噸,同比增長20%,約占中國鋼鐵生產量的10%。

去年鋼鐵行業產鋼8億噸,虧損645億。噸鋼虧損80元。 自用7億噸, 出口1億噸,相當于補貼80億給外國人。
可是即使這樣,也并不能阻擋別國對我國鋼鐵發起反傾銷調查,下面將細數那些對中國提起反傾銷的國家和案例:
對我國鋼鐵發起反傾銷的國家及地區

1、亞洲國家及地區
印尼對華盤條發起反傾銷調查。8月31日,印尼反傾銷委員會對進口自中國的盤條發起反傾銷調查。印尼方于2015年8月對同一產品征收為期3年的保障措施稅,目前征稅措施尚在實施中。對同一產品再次采取貿易救濟措施必將造成對產業的過度保護。
臺灣對大陸鍍鋅和中板征反傾銷稅。8月22日,中國臺灣財政部關務署對中國大陸、韓國、巴西、印度尼西亞、印度與烏克蘭等六國和地區進口的鍍鋅和中板征臨時反傾銷稅,為期4個月。
印度對中國等4國冷卷征臨時反傾銷稅。8月22日,印度財政部宣布,對自中國、日本、韓國和烏克蘭4國進口冷軋板卷征收臨時反傾銷稅,規定參考價594美元/噸(CFR)。應國內鋼廠的申請,印度商務部是在2016年4月19日對自中國等上述4國冷軋板卷發起反傾銷調查的。
泰國開始對中國等熱鍍鋅啟動反傾銷調查。9月15日,泰國商務部于對自中國、中國臺灣和韓國進口的熱鍍鋅板卷啟動反傾銷調查。該調查涉及47個產品海關編碼,調查期限一年,或可再延期半年。當地鋼廠指控稱,自中國進口的鍍鋅板卷傾銷幅度39.47%,中國臺灣26.99%,韓國9.84%。
2、歐洲國家

歐盟將提高對中國螺紋鋼的反傾銷稅率。8月2日,歐盟將對進口自中國的用于強化混凝土的螺紋鋼按照高于最初建議的稅率征收關稅。歐盟執委會曾在1月末將上述反傾銷關稅稅率定在9.2-13.0%,鋼鐵業指責該稅率太低。英國鋼鐵業協會曾表示,中國產品已占到英國螺紋鋼市場逾45%的份額,而四年前還為零。
今年2月15日,數千名歐洲鋼鐵工人在布魯塞爾集會游行,抗議中國低價鋼鐵產品傾銷到歐洲市場。5月12日,歐洲議會通過一項非立法性決議,拒絕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并稱中國鋼鐵業過度生產及削價出口,為歐盟帶來嚴重的社會、經濟及環境后果。
3、北美洲國家
加拿大對中國大口徑鋼管作出雙反終裁。9月20日,加拿大邊境服務署對原產于或進口自中國和日本的焊接大口徑碳合金鋼管作出反傾銷肯定性終裁、對中國的上述涉案產品作出反補貼肯定性終裁:裁定中國涉案產品普遍傾銷幅度為95%,補貼幅度為30.3%;日本普遍傾銷幅度為95%。
美國對中國定尺板作出反補貼肯定性初裁。9月7日,基于不利可得事實,初步裁定包括中國強制應訴企業江陰興澄特種鋼鐵有限公司、湖南華菱漣源鋼鐵有限公司在內的中國制造商或出口商補貼幅度為210.50%。
與此同時,初步裁定包括韓國強制應訴企業POSCO在內的韓國涉案制造商或出口商的傾銷幅度為0.62%(微量)。據美方統計,2015年美國自中國和韓國進口涉案產品額分別約為7030萬美元和2.1億美元,進口量分別約為6.55萬公噸和30萬公噸。
遭遇如此反傾銷的原因

為何中國做了虧本生意,卻在國際上討不到好處?
除了全球鋼鐵市場嚴重產能過剩,外國鋼廠無理取鬧、漫天收稅,以及歐美國內黨派政治紛爭推波助瀾等因素外,另有深層原因值得關注。
傾銷的一個最重要含義是銷售價格低于成本,虧本賣給你,你還不高興,傻嗎?
他們當然不傻,在這些鋼鐵的沖擊下,自己的鋼鐵廠是要關掉的,即使不關掉,單單靠一些所謂的航母鋼潛艇鋼高科技鋼材,是不能維持多久的。徹底關掉了鋼鐵廠的國家不必說了,價格就是中國出口廠家說了算。沒關的,分散的幾百萬噸的鋼鐵廠,和幾千萬噸的鋼鐵廠,成本是不一樣的。
不單大量使用鋼材的空調和汽車,他們將失去機會。高鐵,輪船,汽車,甚至將來的機床等,只要大批設計鋼材的行業,也必將因此喪失成本優勢。
而且沒有了鋼鐵行業的大批企業和工人,這些國家的創新將無從談起,靠幾個實驗室和研究院,靠幾個坩堝似的小爐子,沒多少機會創新的,所以這些國家當然要抵抗。因為沒有了鋼鐵,他們真的會喪失未來,但是他們抵抗的了嗎?
未來屬于中國的大勢,他們改變的了嗎?
中國終勝訴,賺回84億美元!
三年前中國針對美國13起反傾銷的起訴終于勝訴了!當地時間10月19日,世貿組織(WTO)公布其爭端解決機構的專家組審查報告,支持中國主要訴訟請求,裁定美國13項反傾銷措施違反世貿規則。
據商務部網站新聞,商務部條約法律司負責人表示,中方對WTO的上述報告裁定表示歡迎。該負責人指出,本案涉及機電、輕工、五礦等多個產業,年出口金額約8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65億人民幣),涉及中方重大貿易利益。

目前世界上有150多個國家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如瑞士、澳大利亞、新西蘭、新加坡、冰島、俄羅斯、巴西、阿根廷等國,但美歐和拉美這些反傾銷主要發起國還未承認我國為MES,導致貿易摩擦時有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