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鋼鐵盈利分析:
告別了去年的巨虧,鋼鐵行業終于實現整體盈利。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數據顯示1-9月份,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會員鋼鐵企業累計實現銷售收入19920.87億元,同比下降8.05%;盈虧相抵實現利潤為252.06億元,同比扭虧為盈;虧損面27.27%,同比下降21.21個百分點。
據界面新聞記者統計,今年前三季度,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中,35家上市鋼企中有27家盈利,盈利總額68.03億元;8家虧損,虧損總額143.44億元。去年同期則有23家虧損,虧損面高達七成。
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在56家上市鋼企中有49家公布了2016年前三季度報,這49家企業共實現凈利潤123.35億,更可喜的是今年前三季度鋼企虧損的僅有11家,僅僅占22%,去年56家上市鋼企虧損31家,占比超過55%。
部分鋼鐵企業2016年1-9月盈利情況如下:

在本網統計的10家鋼企中,只有*ST韶鋼虧損,但是*ST韶鋼表示,公司今年加大降本增效力度,優化采購模式,持續推進產銷協同,加快產品結構調整,前三季度預計同比減虧近95%。10家鋼企中有7家扭虧為盈。寶鋼股份以81.1億元的凈利潤領跑同行。沙鋼利潤同比增長達到280.36%,首次實現扭虧為盈。
更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前三季度的鋼企虧損王酒鋼宏興今年三季度也實現了盈利。據公司三季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凈利潤4.51億元,去年前三季度虧損35.27億元。
后期鋼鐵盈利分析:
利好
今年前三季度鋼鐵整體扭虧為盈,主要原因是在供給側改革等相關政策的刺激下,國內鋼材市場呈現恢復性反彈,市場價格逐漸上漲。今年2月,國務院公布了在5年內削減1億-1.5億噸粗鋼過剩產能的目標,按照計劃,本年度全國鋼鐵去產能目標為4500萬噸。

工信部表示,前三季度,鋼鐵和煤炭去產能已經完成了全年目標任務的80%以上,其中鋼鐵去產能前9月已完成全年目標90%。
不利
“雙焦”與鋼鐵出現較大分歧
9月下旬以來,受焦煤、焦炭等價格大幅上漲推動,鋼材價格有所回升,但隨著北方天氣變冷、消費淡季的到來,中國聯合鋼鐵網跟蹤數據顯示,10月末,全國高爐開工率為86.11%,環比下滑2.58%。以及鋼鐵產能釋放較快影響,后期鋼鐵需求形勢仍不樂觀,鋼價將呈窄幅波動走勢。
供過于求矛盾未從根本上改變
國內鋼鐵行業產能過剩、需求不足等不利局面未根本性改善,鋼鐵行業高成本、微利經營格局也沒有改變。國內鋼鐵市場去過剩產能效果不明顯,地條鋼、中頻爐等仍是隱形產能,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
供過于求仍是主要矛盾。1-9月份,全國粗鋼產量6.04億噸,同比增長0.37%,其中9月份同比增長3.94%。

根據國家統計局和海關數據,今年以來全國粗鋼表觀消費量一直處于下降區間,至8月底全國粗鋼表觀消費量同比下降1.1%。9月份全國粗鋼表觀消費量6021萬噸,同比增長9.57%(主要是由于9月份粗鋼產量同比增加256萬噸,而鋼材凈出口折合粗鋼同比減少267萬噸),帶動1-9月份粗鋼表觀消費量達到5.26億噸,同比增長0.05%。
粗鋼產量持續處于高位,而且一年比一年多,國內粗鋼表觀消費量一直處于低位,而且中國有一大部分粗鋼用來出口,但由于國際市場針對中國的反傾銷、反補貼案件明顯增多,前三季度已經達到38起,7月份以來鋼材出口量呈現逐月下降趨勢,后期出口難度增加。導致粗鋼供過于求的矛盾愈演愈烈。
職工安置和債務處置兩大難題仍拖累鋼鐵盈利
去產能超額提前完成,隨著而來的是大批的職工需要安置。今年三季度,當“關高爐”“停煤礦”的戰報頻頻奏響之時,相關企業的職工安置進度卻有些落后了,與去產能的速度形成了“剪刀差”。據初步估算,今年安置鋼鐵、煤炭行業在化解過剩產能中的分流職工,涉及80萬人,人往哪里去,是個難題。
很多地方去產能只是做到了企業停工,職工安置的進度遠遠落后于上報的“去產能”的進度。
在債務處置方面,“債轉債”成了目前鋼企處置債務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債權行業人士認為這樣銀行損失太大,可能不會同意該方案。目前在這方面還有什么好的方法嗎?
因此后期鋼鐵盈利情況仍很堪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