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中國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在天津國際礦業大會上表示,中國將堅定不移地建設開放互利型礦業,進一步鼓勵外商投資中國礦業。
實際上,國外礦業巨頭很早就將目標瞄向了中國礦業,尤其是鋼鐵行業。
一、鋼鐵行業
1、華菱鋼鐵與安賽樂米塔爾
以華菱鋼鐵為例,2016年7月,《財富》雜志發布中國企業500強,湖南華菱鋼鐵位列榜單第142位,位居鋼鐵行業第9位。
而從華凌鋼鐵十大股東信息可以看出,其第二大股東為世界第一鋼鐵企業——安賽樂米塔爾,其手中握有華凌鋼鐵10.08%的股份。

其實,華菱鋼鐵早在2005年就與安賽樂米塔爾展開了合作,當時,湖南華菱集團擁有華凌鋼鐵34%股份,而安賽樂米塔爾持有約33%股份,安賽樂米塔爾曾想控股華凌鋼鐵。
但2006年,我國出臺規定,外商投資鋼鐵行業不允許控股。該政策成功遏制了外資鋼廠登陸大陸的企圖,最終迫使米塔爾公司減持華菱鋼鐵,新日鐵、浦項等知名企業在中國市場也鮮有作為。

2015年受鋼鐵行業低迷影響,華凌鋼鐵與安賽樂米塔爾利潤均出現虧損,尤其是華凌鋼鐵,虧損4.41億美元。今年上半年盡管市場環境有所改善,但華菱鋼鐵仍然虧損8.6億元,凈利同比減少512.86%。
今年8月2日,安賽樂米塔爾宣布,計劃以11億元出售華菱鋼鐵10.08%股份,安賽樂米塔爾將由此告別華菱鋼鐵第二大股東的身份。
目前,華凌鋼鐵與安賽樂米塔爾的合作僅剩VAMA汽車板項目,VAMA是由華菱鋼鐵和安賽樂米塔爾共同出資成立的合資企業,分別占股51%和49%。
2、政府松口,同意外資控股鋼企
2015年3月,國家發改委和商務部發布《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15年修訂)》,其中明確取消了外資進入鋼鐵行業的股比要求。
發改委之所以做出這一決定,主要原因是應對中國鋼企產能過剩、負債率居高不下,融資困難的局面,通過重新放開禁令,引進外資,希望為國內鋼企注入新的資金和活力。

在國內鋼企初具規模情況下,同意外資控股鋼企,利大于弊。
1、 有利于吸引外資對國內鋼鐵企業進行重組,加快行業結構調整和產品升級步伐,也有利于我國鋼鐵行業加快融入全球市場,提升我國鋼鐵企業的整體競爭力。
2、 缺資金的國內鋼廠可以借此獲得外資的支持,另外,外資的進入可以幫助國內鋼企引入國外技術,甚至拓展國外銷售渠道。
3、 對于小型企業或民企來說,引入外資將有助于優化投資結構,推動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的升級。
4、 國家要將鋼鐵業去國有化,將鋼鐵企業推向充分的市場競爭,部分依賴政府補貼和地方保護主義的國企生存環境會更加艱難,部分落后企業的市場份額會被加速擠占,行業優剩劣汰更加明顯。
二、新帝國主義掠奪中國礦業資源

政府鼓勵部分礦產行業的外商投資,也明確的限制和禁止了部分礦產行業的外商投資,但擺在中國政府面前的難題不是政策,而是如何監管和執行。即使在嚴格限制礦產外資時期,世界礦業巨頭還是可以繞過森嚴的政策進入中國礦產業,值得深思。
1、2007年,荷蘭Vimetco透過香港的東英工業成功奪得了河南豫聯集團的控股權,然后利用豫聯及其屬下的中孚并購國內企業,包括煤、電、鋁和采購銷售的公司,成功地規避了政策規管,垂直整合了“煤-電-鋁-銷售”這個產業鏈。外資垂直整合了產業鏈,在產業鏈拉上補下,而國內礦企還未能整合產業鏈,上下游各自為戰。
2、加拿大希爾威金屬礦業公司最初只是一家初級勘探的公司,在介入河南的銀鉛鋅礦勘探與開發后,牟取暴利,2004年組建,1年后在多倫多上市,3年后成為中國最大的原生白銀礦山生產商之一。希爾威金屬有限公司在中國河南、四川、云南、廣東、青海、內蒙古擁有一批生產礦山和探礦權。在河南省洛寧縣與多家公司合作金、銀、鉛等綜合礦業項目。它通過市場手段,依靠企業之間的合作,對中國的有色金屬資源進行整合和勘查,為公司的長期發展提供可靠的資源儲量。

3、澳華黃金本來是一家國有企業,響應國策鼓勵而走出國家,在國際市場上發展,但最終卻發展成一家外資企業。透過其擁有的技術及工藝,再加上積極收集的數據,從而大量侵吞中國的國產資源,令國家資產不斷流走,使外資得以在中國身上牟取暴利。
4、加拿大明科礦業集團透過合作公司的模式進入中國黃金業務。進入中國10多年來,明科投入風險勘探資金約2億元人民幣,雖然累積不少含量豐富的高質量礦產,但現時為止還沒有一個礦能夠成功被開采或投產,即使明科集團在中國還未實現過盈利,但是它在中國依然是屹立不倒,不斷收到加拿大資本市場融資,業務越做越大,礦產累積越來越多,伺機大展拳腳。
三、總結
中國鼓勵外資,外資的注入不僅緩解了國內礦企資金和技術的不足,也能使中國礦企更好、更快的走向國際化道路,但同時,國內部分重要礦產資源保護政策和監管遠遠不足,造成外資礦企通過“曲線政策”,繞過國家監管,掠奪國家重要資源,相關部門必須引起重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