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寶武合并已經塵埃落定,但是,下一步重組的企業是哪兩家給眾人留下了很大的懸念,本網也就此事提出幾份猜想!
一、新版鋼鐵業整合路線圖
在寶武重組方案面世前幾日,一份針對鋼鐵業過剩產能、結構優化調整的頂層設計方案——“46號文”由國資委聯合發改委、工信部提交至國務院。根據這一方案,到2025年,中國鋼鐵產業60%-70%的產量將集中在10家左右的大集團內,其中包括8000萬噸級的鋼鐵集團3—4家、4000萬噸級的鋼鐵集團6—8家和一些專業化的鋼鐵集團。

二、合并重組大猜想
猜想一鞍鋼和本鋼
援引中鋼協副會長遲京東所透露的消息,下一步國家推進的兼并重組對象將是鞍鋼和本鋼,并且“馬上就會研究,到年底可能就會對外公布!
那么鞍鋼和本鋼能夠進行重組的幾率有多大呢?
1、曾有意向重組
時至今日,鞍本的重組已經拖拉了10年有余。其實,早在2005年8月,作為東北地區最大的兩家鋼鐵企業鞍鋼集團和本鋼集團就組建了鞍本鋼鐵集團,成為當年國內鋼鐵行業重組的一個標志性事件。
2、未推進的原因
然而此后,兩家鋼鐵巨頭的重組遲遲難以推進,本鋼集團在其今年的短融債說明書中,對于重組無法獲得實質性進展的原因歸結為:“涉及地方政府利益、人員安置等敏感問題”。
本鋼集團也很清楚,兩家鋼企的合并符合國家鋼鐵產業發展政策,從市場的層面,通過重組可以充分發揮雙方在資源開發、技術開發、產品開發和市場開發方面的優勢,實現兩家鋼企的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
然而終究繞不開的是,一家隸屬于國務院國資委,另一家隸屬于遼寧省國資委,兩家鋼企的重組自然涉及到中央與地方之間的利益協調,在這個層面之下,還有兩家企業之間的利益協調。
3、現今重組的必要性
被視為鞍鋼優勢業務的汽車鋼,現如今要面臨著寶武合并后的挑戰,此前,寶鋼在冷軋汽車板國內市場上的份額已經超過50%,是絕對的行業龍頭,如果加上武鋼,按照長江證券行業分析師的預測其市場份額或將達到65%-70%,鞍鋼在汽車鋼材上面臨的競爭將更加殘酷。
站在鞍鋼和本鋼的視角,寶鋼和武鋼的整合所帶來的壓力,顯然要比示范效應來得更直接,而且這種壓力是多方面的。
猜想二河鋼和首鋼
“首河”鋼鐵,是有希望出現,還是根本就沒有可能?要分析這個事件的概率,我們應該把目光放在首鋼、河鋼的經營現狀、所處環境等細節上。
1、經營狀況
2016年上半年,河鋼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79.11億元,營業利潤4.32億元,利潤總額4.52億元,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4.09億元。

2016年上半年,首鋼集團實現營業收入18.30億元,同比減少10.7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645.16萬元,同比增長109.46%。
通過上面的財務數據,我們可以看出,首鋼、河鋼都已經逐漸擺脫了2015年的經營困境,逐漸恢復。但是,首鋼的恢復進度顯然不及河鋼。我們看二者上半年年報的利潤數據,能夠很輕易地看出來。并且,首鋼的“弱勢”顯露無遺。
2、河鋼和首鋼現狀
根據河鋼股份的公告顯示,在2016年上半年,河鋼股份先后分兩期面向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公司債券。河鋼股份要放行債券償還到期債務。
9月13日,首鋼股份發布《關于籌劃重大事項停牌的公告》,宣布因首鋼總公司正在籌劃關于本公司的重大事項,公司證券自2016年9 月13 日開市起停牌。首鋼究竟忙于籌劃何等關于公司的重大事項,目前尚不得而知。
河鋼忙于發行債券還債,首鋼忙于“重大事項”,他們各自的日子,也并非多么安樂無憂。
3、所處大環境
大環境有三個,一個是京津冀一體化,一個就是鋼鐵去產能,一個是國企改革的方向。
(1)京津冀一體化
京津冀一體化,目前的發展態勢不錯。河鋼和首鋼,這兩家中國鋼鐵行業的重要企業,都集中在河北省,這顯然與京津冀一體化發展的大趨勢有些不符合。按照京津冀一體化發展的大戰略,他們最合適的未來應該是重組。
(2)鋼鐵去產能
今年5月,河北省在動員會上立下去產能軍令狀。企業重組,可以去掉重疊、交叉的產能。而如果首鋼和河鋼能夠重組的話,那河北未來鋼鐵去產能的壓力顯然要小的多。
(3)國企改革方向
目前,國企改革的大方向已經很明確。提出要鞏固加強一批,創新發展一批,重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其中著重指出,鼓勵煤炭、電力、冶金等產業鏈上下游中央企業進行重組,打造全產業鏈競爭優勢,更好發揮協同效應。央企的發展方向如此,地方國企也是如此。
4、重組可能性
所以,由以上三點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從自身的情況看,河鋼和首鋼都有困難;而從大形勢、大環境看,重組是解決企業和地方困難的不錯途徑。只是,假設兩家企業重組的話,由于他們屬于不同地區的地方國企,會牽涉復雜的地方利益,所以即便是有重組的設想也會困難重重。
猜想三馬鋼和柳鋼
柳鋼的規模不在前20家規模較大的國有鋼鐵企業之列,但馬鋼和柳鋼的合并可能性也很大,原因是都處在中南地區,產品品種、產業鏈等方面互惠互利的可能性較強。
1、經營狀況

今年上半年,馬鋼經營業績與上年同期相比,實現了扭虧為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人民幣4.5億元左右。
2015年,柳鋼集團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59.1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27.26%;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3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770.96%。
2、產品種類
馬鋼公司主營黑色金屬冶煉及其壓延加工與產品銷售,擁有冷熱軋薄板、鍍鋅板、彩涂板、硅鋼、高速線(棒)材、H型鋼、車輪(輪箍)等世界一流的生產線,形成獨具特色的“板、型、線、輪”產品結構,板帶比超過50%。
目前,柳鋼集團主要生產冷軋板、熱軋板、中厚鋼板、棒線材、中小型型鋼等系列產品,應用于汽車、家電、石油化工、機械制造、能源交通、建筑裝潢、金屬制品、核電、電子儀表等行業。
不難看出,兩家公司在主營業務上是存在交叉重疊的,合并重組以后,兩家的產業鏈可以互惠互利,互相使用的。
由以上內容可以看出,馬鋼和柳鋼還是存在一定的合并重組的可能性的!
至于下一步進行合并的鋼企,各說紛紜,但最終結果還要依據國家的權衡之后,下發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