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鍺、鎢、鉬、鋯,它們是導彈、坦克、戰機、核潛艇、激光武器等軍工產業極其重要的金屬原料,可以說,誰掌握著這些“戰爭金屬”,誰就掌握著未來戰爭的主導權。
然后,這幾種金屬在中國市場命途多舛,各有各的有苦難言,想要打贏這場戰役,難度巨大。
導讀:
稀土:曾經71.1%的儲量降到23%,且仍繼續供應全球90%以上的市場。
鍺:儲量第一的美國只供應3%;儲量第二的中國供應全球70%以上的市場。
鎢:70%的儲量,供應全球84%的市場,中國壟斷性的資源,卻沒有壟斷性的利潤。
鉬:世界最大鉬礦生產國,產量一降再降,但仍跟不上美國步伐。
鋯:儲量少、需求多,0.64%的儲量供應全球9%的市場。
一、稀土
1、用途
稀土重要性不言而喻,高技術兵器幾乎無一沒有稀土的身影,稀土往往集中在使這些武器化腐朽為神奇的關鍵部位。
為什么“愛國者”導彈能輕易擊毀“飛毛腿”導彈?這得益于其精確制導系統的出色工作。其制導系統中使用了大約4公斤的釤鈷磁體和釹鐵硼磁體用于電子束聚焦,釤、釹即是稀土元素。
為什么M1坦克能做到先敵發現?因為該坦克裝備的摻釹釔鋁石榴石的激光測距機,在晴朗的白天可以達到近4000米的觀瞄距離,而T-72的激光測距機能看到2000米就算不錯。而在夜間,加入稀土元素鑭的夜視儀又成為伊拉克軍隊的夢魘。

導彈定位跟蹤系統、原子反應堆、便攜式X-射線儀、高能量武器激光器等等領域都有稀土的應用。從一定意義上說,美軍在冷戰后幾次局部戰爭中壓倒性控制,以及能夠對敵人肆無忌憚地公開殺戮,正緣于稀土科技領域的超人一等。
2、中國白菜價供應全球
其實,不說大家也都知道中國稀土資源的現狀。

“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一句話讓中國稀土儲量從曾經的71.1%降到目前的23%,儲量銳減的情況下,供應量卻與日俱增,目前,中國用23%的儲量供應全球90%以上的市場,更為可憐的是,中國稀土真的是“白菜價”。
與中國相反的是,美、日等國不僅花最少的錢,得到了最金貴的稀土資源,且進口稀土不是拿來用的,而是用來儲備的。日本83%的稀土來源中國,除了實用之外,多數埋在海底儲存,而美國從1997年,關閉本土最大的稀土礦,改從中國進口稀土。
二、鍺
1、用途
鍺是優異的半導體材料,具有高的光折射系數,對紅外線透明。鍺在現代國防上最初用于制造雷達的鍺二極管,之后在夜視儀、戰斗機吊艙、航天用光伏電池領域都取得了快速的發展,是現代戰爭必不可少的金屬品種。
2、儲量第二、供應第一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鍺生產國和出口國,但問題是中國不是最大的儲量國。鍺資源主要分布在美國和中國,兩國鍺資源儲量共占世界總儲量的86%。

再看全球鍺產量,中國鍺產量自2008年以來,一直在100噸以上,約占全球的70%以上,居世界第一位,反觀儲量最多的美國,因為政策及監管等原因,每年鍺產量極少,約為4.6噸,占世界總產量的3%左右。

三、鎢
1、用途
鎢的熔點最高、比重最大、硬度僅次于金剛石,在國防中最主要的應用是制造各種合金鋼,鎢是槍炮管、發動機用高溫合金、火箭噴嘴、穿甲彈、電磁炮等生產的必須元素。歷史上幾次戰爭期間鎢的需求和價格都有大幅提升,鎢也被譽為“戰爭金屬之王”。

2、中國鎢供全球八成消耗
中國是產鎢大國,鎢資源儲量占世界總儲量的70%左右,而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2015年發布的數據,2014年鎢礦產量為6.8萬噸,約占全球總產量的84%。
尤為致命的是中國有著壟斷性的資源,卻沒有獲得壟斷性的利潤,主要是因為中國鎢礦超采嚴重,出口過多,而以附加值低的初級產品出口為主,利潤較低。

四、鉬
1、戰爭金屬
由于金屬鉬具有高強度、高熔點、耐腐蝕、耐磨研等優點,在國防上常常用于冶煉各類合金鋼、超級合金等,用于制造軍艦、坦克、槍炮、火箭、航空航天、核工業的合金構件和零部件,成為貨真價實的“戰爭金屬”
2、因戰而興
世界上第一個開發的鉬礦是挪威王國的克納本(Knaben)礦床。該礦于1885年開始開采,由于當時對鉬的需求量很小,礦山時采時停。
19世紀后半期,鉬首先在美國開始工業生產,年產量僅幾噸。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人們開始大量制造槍支彈藥,對鉬合金鋼的需求猛增,據統計,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鉬產量幾乎增加了五十倍。
第一次世界大戰過后,人們不再大量制造槍炮,因而對鉬需求不多,鉬礦的產量急劇下降,進入20世紀30年代后,法西斯國家迅速崛起,瘋狂的擴充軍備,鉬礦產量開始回升,二戰爆發后,各國又大量制造戰爭武器,在戰爭發展最關鍵的1943年,鉬的年產量約為3萬噸,達到了戰爭時期產量最高點。

3、中國現狀
美國地質調查局2015年的數據顯示,全球鉬資源儲量約為1100萬噸,中國鉬資源儲量為430萬噸,占世界儲量的39%,是世界上鉬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其次是美國(270萬噸)和智利(180萬噸),三國鉬資源儲量約占全球總儲量的82%。

國際鉬協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全球鉬礦產量為5.15億磅,中國鉬礦產量1.816億磅,同比下降了9%,但中國仍然是全球最大的鉬產品生產地,約占世界總產量的35.26%;北美洲(主要產地為美國)由2014年產量1.93億磅降為1.4億磅,下降27.46%。
由于鉬礦的特殊價值和重要的國家戰略物資之一,無論從行業基本面還是從戰略價值方面,堪比稀土毫不為過,儲量豐富是中國之福,但也要時刻警惕出口為患。
五、鋯
1、用途
鋯具有驚人的抗腐蝕性能、極高的熔點、超高的硬度和強度,鋼里只要加進千分之一的鋯,硬度和強度就會驚人地提高。含鋯的裝甲鋼、大炮鍛件鋼、不銹鋼和耐熱鋼等是制造裝甲車、坦克、大炮和防彈板等武器的重要材料。
在核能、核潛艇領域,金屬鋯常用作核反應堆中鈾燃料元件的包殼,一艘3萬馬力的核潛艇用鋯和鋯合金作核燃料的包套和壓力管,鋯的使用量達20至30噸。
2、儲量少、需求大
2015年中國鋯礦儲量僅50萬噸,全球占比僅0.64%,但中國鋯礦產量為14萬噸,占全球產量的9%。我國鋯礦主要依賴澳大利亞和南非進口,2015年從澳大利亞進口鋯礦砂及精礦約 50 萬噸,進口南非鋯礦砂及精礦約23萬噸,合計進口澳大利亞和南非鋯礦砂及精礦比重占全國進口的 73%。
2015 年國內鋯英砂消耗量58 萬噸。進口鋯礦砂及精礦105萬噸(按照 0.7 的轉化系數,進口73 萬噸鋯英砂),根據 USGS 統計,我國鋯礦產量為14 萬噸(按照 0.7 估算成鋯英砂為9.8 萬噸)?偟膩砜,我國鋯資源資源對外依存度較高,超過90%。

現代戰爭拼的是綜合實力,是高端技術,而作為“戰爭金屬”的稀土、鎢、鉬等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中國很多重要資源儲量豐富,但缺乏國際定價權和話語權,大量戰略資源被賤賣,進一步加強對戰略金屬資源的保護刻不容緩,可以從以下方面對。
1、制定部分戰略資源的保護政策、行業標準,長期儲備規劃。
2、加強國內戰略資源行業的集中度和管控力度,堅決打擊盜采、非法出口等違法行為。
3、出口控制,控制部分戰略資源的出口額和出口國家。
4、加快戰略資源全球布局,通過海外找礦及并購,獲得海外礦產資源,增加資源市場話語權和主導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