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銅資源消費量占全球消費比重接近50%,而可經濟開采量僅占世界的4%。銅原料主要掌握在礦業寡頭手里,中國銅資源對外依存度居高不下,市場話語權更是弱的可憐,銅作為國家重要戰略資源,中國處處看別人眼色,嚴重危害國家資源安全,轉變目前形勢,刻不容緩。
一、我國銅資源現狀
據國土資源部發布的《2015年中國國土資源公報》顯示,中國銅礦查明資源儲量為9689.6萬噸,僅占世界探明銅資源儲量的4.6%?山洕_采量占世界可經濟開采量的4%。

注:美國地質調查局2015年數據
世界銅原料行業屬于寡頭壟斷。澳大利亞的必和必拓公司、美國的自由港邁克墨倫銅金礦公司、英美資源公司、美國銅礦巨頭菲爾普斯道奇公司、智利國有銅業公司和力拓等少數公司控制著全球70%左右的產量,市場定價話語權也多掌握在這些行業寡頭手里。
目前,中國銅行業形成了江西銅業、銅陵有色、金川集團三足鼎立局面,但都以冶煉和加工為主,資源占有率少的可憐,原料對外依存度較高。其中江西銅業的自給率最高,但也不足20%,銅原料領域受制于人的局面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都將難以扭轉。

中國銅資源消費量占全球消費比重接近50%,由于國內銅精礦供應有限,銅精礦進口逐年增加,對外依存度居高不下,而銅精礦多掌握在礦業寡頭手里,中國市場話語權弱的可憐。
目前,銅行業產能過剩是擺在中國銅業面前主要問題,也是難得機遇。
當前,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導致銅的實際需求急速下降,全球銅市供過于求,行業寡頭削減開支、變賣礦產,此時,中國如何提高市場話語權,爭奪全球資源,對中國資源戰略具有重大意義。
本網提出以下兩種方式,以供大家參考:
一是“走出去”,在全球礦業低迷時期,通過海外資源并購,取得一些世界資源性礦產品的定價話語權,動搖現有的全球商品定價格局,本網曾對“走出去”進行過詳細分析,在此不再贅述;
二是“革自己的命”,與其等著別人革命,不如先革自己的命,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發展再生資源與循環經濟。
二、再生資源——廢銅回收產業
銅的再生率極高,無論經過多少次回收、精煉,銅質量不會受到絲毫損害,是回收利用率最高的金屬之一。

2015年全國回收的銅產量約在300萬噸左右,占我國銅產量的40%。在電力電纜行業,再生銅使用比例更是高達50%。在國家大力扶持循環產業的利好政策下,再生銅企業開始壯迎來大好機遇。
“回收銅資源對于我們的意義非常重大。因為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機電產品制造國和家電生產大國,同時大量的基礎設施正在建設,這些都需要大量的銅以及銅制品!敝袊猩饘俟I協會再生金屬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吉位說。
2015年12月2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了《國家資源再生利用重大示范工程》的項目名單,共有85個入選項目,廢有色金屬再生利用項目12個,涉及廢銅回收項目9個。
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的12個廢有色金屬再生利用項目
目前,再生資源行業中,民營企業占企業總數的80%,國企涉及再生資源行業較少;從地域來看,我國 80%左右的再生資源回收企業集中于華東地區、華南地區和西南地區。
銅廢料價格具有明顯的優勢,通常廢銅和精煉銅差價在 4000 ~ 6000 元 / 噸,最高約 9000元的價格差異,回收 1 噸廢銅線,可冶煉電解銅 850kg,可制造 4mm2銅線 25km,可節約銅礦石 150 噸。長期來看,再生銅資源有望成為銅供應的主力軍。
三、挫折
挫折1:2016 年全球經濟增長乏力,中國經濟結構調整,銅消費還將保持低速甚至下滑的狀態,中國小型再生銅企業出現大范圍停產甚至倒閉情況;同時,行業缺乏國企等大型企業的重視和投入。
挫折2:在銅產業鏈中,廢銅和銅精礦都可以作為精煉銅的原料,但中國廢銅回收技術落后,加工成本較高,利潤較低。在銅價不樂觀情況下,精煉銅企業更愿意選用銅精礦為原料。

挫折3:由于廢雜銅來源、品種、處理水平不同,產生的污染物也非常復雜,目前行業對污染的認識還比較淺薄,環保方面的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
挫折4:回收環節稅負沉重,回收企業要承擔17%增值稅,導致回收和利用兩頭稅負,成本上升,提高了使用再生資源的成本。財政部新的增值稅返還新政,只對利用環節傾斜,回收環節仍享受不到稅收優惠。
四、未來
1 再生資源管理制度缺乏頂層設計
雖然國家大力支持發展再生資源與循環經濟,但中國再生資源管理制度缺乏全面、系統的頂層設計,中國再生資源行業規模較小,再生資源利用率低,統一的行業標準還不健全,而且再生資源企業多為民營企業,政府補貼、扶持力度不足,回收稅負增加,受市場沖擊影響較顯著,在經濟下行情況下,部分企業紛紛退出。
2 發展“互聯網+回收”,構建新型回收體系
再生資源行業具有價值低、分布廣、品種雜、規模小、回收分散等特點,與互聯網扁平化特點相一致。傳統的回收途徑所依賴的回收大軍和游擊隊,實際上就是互聯網的各個節點!笆濉逼陂g要大力借助“互聯網+”模式來完善再生資源回收體系,發展新型回收交易模式,鼓勵互聯網大數據企業搭建再生資源回收平臺,整合線上線下資源,創新再生資源回收模式,建立逆向物流回收體系,推動再生資源回收體系與生活垃圾清運體系兩網協同發展,形成行業性、區域性、全國性的產業廢棄物和再生資源在線交易系統。到“十三五”末期,主要再生資源回收品種回收率達到80%以上
3 加強再生資源環境保護
當前,再生資源尚未進入固體廢物污染防治的主戰場!豆腆w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是我國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工作的基本法,對危險廢物、工業固體廢物和生活垃圾有具體的污染防治要求和規定,但并未涵蓋再生資源污染防治內容,再生資源污染防治的頂層制度設計尚未成形。國內再生資源的回收利用環境管理相對薄弱。除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外,大部分再生資源利用行業沒有設立環境門檻,個別行業雖由工信部出臺了行業準入條件,但因不具備強制執行力,環境保護要求也未能真正落到實處。
4 加快產業技術、設備升級
降低生產成本、減少環境污染,技術與設備是關鍵。相對發達國家,目前中國資源回收體系還不健全,尤其是技術和設備相對落后,新技術、新設備的研發投入不足、推廣不力都在這制約我國資源回收領域的發展,政府和研發機構要加大關注和投入力度,推動中國資源回收行業的健康、全面發展。
五、中國選礦選煤網有話要說
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這句話人人都知道,但卻很少人去推動垃圾的資源化,投身資源回收行業的人得不到有力的扶持,在經濟下行情況下,大多數企業默默突出,讓人惋惜。
莫要等到資源枯竭才想到那些“放錯了地方的資源”,失去了才懂得珍惜的人是一群可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