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生產力三要素中最活躍、最革命的因素。人才資源是企業最寶貴的資源。美國“鋼鐵大王”安德魯·卡耐基有句名言:“假如我的企業被燒掉了,但把人留住,20年后我還是‘鋼鐵大王’!比瞬刨Y源對于嚴重依賴自然資源的黃金企業而言,同樣是最寶貴的資源。
隨著資源紅利和人口紅利的逐漸消退,目前的黃金企業已經由自然資源依賴型和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F在,很多黃金礦山已經順應了時代潮流,積極加快數字礦山、智能礦山建設。然而,要建設數字礦山和智能礦山,必須要有一定的質和量的人才儲備做支撐,首先必須開發人才資源,打造人才礦山。
所謂的人才礦山,簡言之是通過充分實施人才創新戰略,挖掘自然資源、資金、科技和信息等各類資源價值,產生人才紅利的現代礦山。人才礦山是大勢所趨。
我國黃金礦業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已經培養了一大批各類礦山技術和管理人才,為打造人才礦山,實現數字礦山和智能礦山做了人才資源儲備。但對于諸多黃金礦山而言,要充分挖掘這些人才資源,在觀念上必須實現3個轉變。
戰略理念:人才為王
在戰略理念上,黃金企業要實現由“資源為王”、“資金為王”向“人才為王”的轉變。用可再生的人才資源開發不可再生的自然資源,用無價的人才資源吸引和創造源源不斷的資金資源。
雖然,自然資源是黃金礦山的生命線,但是只有掌握先進技術和管理理念的高技術人才及其團隊才能對稀有的黃金資源實現科學合理開發,避免在探采過程中對資源的浪費和對生態環境的破壞。礦山資源的價值只有通過各類專業人才的開發才能顯現出來。
我國黃金資源富礦少,貧礦多,難采選資源也較多,很多礦山缺乏規模生產條件,這些客觀因素對技術水平要求較高。但技術上的先進性和經濟性經常難以統一,成為智能礦山建設面臨的重要課題。自然資源是不可再生,彌足珍貴的,人才資源是可再生的,極其重要。正是由于兩種資源的可再生性和不可再生性之間的矛盾運動,才推動了黃金礦山和黃金產業技術的不斷進步。
產融結合雖然已經成為黃金礦山發展的時代特征,但這絕不是說資金在礦山開發方面已經達到了“為王”的地步。一筆高額的投資有可能因為決策失誤或技術工藝落后,甚或一份經濟合同的不當,而打了水漂。由于地質條件、市場行情、回收期等不確定因素增多,決定了黃金礦山是高風險投資行業。唯有擁有高水準的人才隊伍,才能保證融資、投資和生產經營等各個環節的管理科學高效,這對于黃金礦山和金融機構而言都是制勝的法寶。黃金有價,資金有價,只有人才無價。
成本理念:人才上高投入
在人才成本理念上,要實現由“成本與利潤成反比”向“人才成本與利潤同向變動”的轉變,用人才上的高投入推動綜合效益的高增長。
成本增加,利潤相應減少,這是常識。但是,換個角度看,成本與利潤也有同向變動的現象。比如,某些礦山企業以高薪高待遇引進高技術人才,加大研發投資,成功進行了技術改造升級,從生產工藝設計上降低了費用,促進了效益的提高。增加一分錢的人才投入,得到的是兩分錢的收益。而有的企業卻采取降低職工酬薪待遇的辦法來“降本”,結果挫傷了員工積極性,不但沒有實現“增效”目標,還導致了效益的大幅下滑。
企業對人才、研發的投入,是最經濟、最明智的投資!蹲辖鸬V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度社會責任報告》數據顯示:2015年,紫金礦業僅研發經費投入逾3.58億元,獲得9項發明專利。這為該公司當年實現營業總收入745.56億元,同比增長26.88%,作出了積極貢獻。
事實上,在近幾年的金價“煎熬”中,許多黃金礦山并沒有因為金價的低迷而在職工酬薪待遇上打“小算盤”,實現了“不減員、不降薪、不減稅、不上訪”,保證了黃金礦山的和諧穩定發展。
其實,開發礦山資源的目的之一,是提高包括礦山各類專業技術人才在內的全體員工的福祉,增加其收入,提高其待遇,這也是礦山的奮斗目標。
人才理念:多專業技術人才
在人才理念上,要實現由“狹隘”的工程技術人才觀,向多專業的技術人才范疇轉變,用工程技術人才和其他類別人才的良性互動推動智能礦山的落地生花。
智能礦山能夠實現成本最小化和綜合效益最大化。目前,黃金礦山要降本增效,僅從技術方面下功夫還遠遠不夠,因為技術進步需要一個積累的過程,兩化融合更需要一個過渡階段。
從經營管理角度看,成本范疇很廣,企業的所有點面環節都是成本的體現,這需要發揮各類非礦山技術人才的作用,金融會計、人事管理、統計、政工、編輯、記者等專業人才都在降本增效、企業(組織)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推動作用,他(她)們熟悉市場游戲規則,在本崗位本專業的貢獻影響著企業(組織)戰略、決策的有效實施。
然而,目前很多礦山非工程專業人才工資待遇與工程技術人員差別很大,相同的級別竟有數倍、數十倍之差,這嚴重挫傷了他們干事創業的積極性。
智能礦山,不單單是純粹的技術型礦山,也是智能化的管理型礦山。因此,要真正實現數字礦山和智能礦山,必須實現工程技術人才和其他類別人才的良性互動,任何一類專業人才的單打獨創都不能提高礦山的核心競爭力。在黃金礦山,財務管理、物流管理、人事管理和政治思想工作等都是極其重要的管理鏈節,都需要實現管理過程的智能化。
再者,黃金礦山要實現轉型升級,不但離不開非工程專業技術人才的努力,而且在向非金、非礦山行業轉型中,金融等方面的人才作用更加突出。在市場競爭中,黃金礦山離開非礦山技術人才的智力支持,是非常危險的。很多自然資源和技術力量特別雄厚的礦山因為不懂得、不重視市場游戲規則,而被并購的例子比比皆是。
當然,這里的人才范疇也包括各類技術熟練工人和一般管理人員,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是技術革新的直接參與者。這些年來,一線職工的科技與管理創新直接推動了黃金產業技術的進步,他們中的很多人經過培訓,都可能成為行家里手。他們是建設智能礦山最直接的參與者和感受者,也是推動者。
總之,人才礦山是人才資源得到了最大化集聚并實現了最充分開發利用資源的現代礦山。打造人才礦山是建設數字礦山和智能礦山的基礎和前提。黃金企業只有在人才理念上實現徹底轉變,并積極踐行,才能真正建立先進科學的人才引進、培養、使用和激勵淘汰機制體系,吸引更多的各類人才加盟集聚,推動智能礦山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