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減產、去庫存成效顯現下,今年年初國內鋁庫存有了較為明顯的下滑,數據顯示,春節后國內五地庫存大降21%。隨著庫存下滑供應趨緊,鋁價也隨之自去年11月低點反彈逾20%。
隨著價格反彈至部分企業完全運營成本之上,近期有部分電解鋁企業復產。然而,目前已復產的量不集中,不能緩解供應趨緊的格局,對鋁價的影響很有限。
國內電解鋁廠3月開始有部分企業開始復產,預期上半年總復產的年產能不超過30萬噸。
數據顯示,2015年國內共減產的年產能約為417萬噸;2015年電解鋁產量為3058萬噸;由于減產,一季度國內電解鋁產量下滑至737萬噸,同比降3%。就這些數據來看,即使復產的30萬噸年產能相對比重仍然較小,對鋁價的影響微乎其微。
從電解鋁企業現金成本曲線數據來看,即使鋁價到達12000元/噸時,仍有150萬噸的產能處于完全成本虧損狀態,故目前復產的僅是為數較少的幾家具有成本優勢的企業,目前的價格仍不適合大面積復產,后期復產產能的量需根據后期鋁價走勢而定。
在4月8日召開的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三屆六次理事會上,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會長陳全訓也對近期鋁企復產現象做出回應,他表示:“去年的彈性生產、減產限產等措施,取得了一定效果,市場價格有所反彈,但同時也出現停工復產、新建投產等新問題、新趨勢,需要引起高度警覺。今年要堅持對新建電解鋁項目實施等量或減量置換政策,配合查處違規新建電解鋁項目的典型案件,杜絕違規新增電解鋁產能行為的發生!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賈明星也表示:“目前,電解鋁價格已由年初的每噸1萬元以下回升到1.18萬元左右,企業主動減產效果正在顯現,一些技術先進、管理到位的企業已經能夠盈利了。但目前電解鋁價格還不太穩定,必須嚴防產能反彈!
對于上半年鋁價走勢,有關人士認為,仍將在減產及去庫存效應下保持強勢,有沖擊13000元/噸的可能。